企業永續
Sustainability
認識碳盤查

全球氣候在天然資源日益下降及環境負荷越來越大德情況下,溫室氣體、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等,吸收太陽長波輻射暖化地球即為「溫室效應」。
而溫室效應更進而導致氣候變遷,冰川史無前例的快速融化、河川乾旱和森林野火等異象不斷。
我國面臨的缺稅問題和限電危機,在近幾年也可深深感受到自然環境的變異,這正是全球10年來的主要風險–「氣候變遷」!
溫室氣體,含生態系統及人為排放(二氧化碳(CO2)、甲烷(CH4)、氧化亞氮(N2O)、全氟碳化物(PFCs)、氫氟碳化物(HFCs)、六氟化硫(SF6),以及三氟化氮(NF3)

溫室氣體排放的分類一般如下
範疇一:從組織擁有或可控制的排放源,直接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。
範疇二:組織向外部購買能源,溫室氣體是能源提供者所造成的間接能源溫室氣體排放,即組織消耗所輸入之電力、熱及蒸汽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。
範疇三:非組織直接使用,且也不是組織外購能源所產生,而是來自其他組織所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源,例如:因應企業上、下游的要求。

目前全球共識的環境目標是世紀末升溫控制在2℃以下依據模擬結果, 要在世紀末達成全球升溫控制在2℃以下的目標, 必須在本世紀中左右達成淨零排放;而我國政府也宣示於2050淨零排放目標。

那什麼是淨零排放 (net zero emission)?
它不是不排放而是努力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極小化,也就是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人為的溫室氣體移除量,在特定時間內達成平衡的狀態。再運用「負碳技術」例如造林、自然碳匯等方法來抵消,以達到淨零排放。

企業在達成淨零排放路徑以善盡社會責任要做的事首推企業「碳盤查」,其次是「碳減量」即盡一切可能來減少排放量,再進一步是「抵消」即使用通過查驗的碳額度進行抵換,來平衡無法減少的排放量。

企業如何做到減碳的第一步?
就是進行「碳盤查」然後從中找出對策,例如:再生能源、節能減碳、碳費和碳權等等。

現在我們可以先做些什麼呢?
根據數據,台灣每人每天平均碳排放量為19.6公斤,而聯合國建議每人每天的碳足跡是5公斤。

我們可以盡一己之力做到「減碳」的方式
少買新衣服、多吃蔬菜少吃肉、冷氣控制在26度左右、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少開車、隨手關燈及重視環保等等。


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為愛護地球、共創更美好的生活來小小改變個人的生活習慣吧!